又到國際博物館日,儀器儀表在文物保護領域大展拳腳
博物館將人類文明之光匯聚一堂,平等地、無差別地向每個人傳遞著歷史。
海倫 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曾寫到,如果擁有三天光明,她會選擇一天去博物館:“這一天,我將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那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然是通過博物館。”
2022年5月18日是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確定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并指出21世紀的博物館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影響力,可以將世界變得更美好。
“國際博物館日”的由來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亞歷山大博物館,相傳就是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一世獻給繆斯女神的一座神廟。
17-18世紀,博物館的職能逐漸變成了專門用作收藏稀世珍寶的寶庫,相當于皇室富豪的大型保險柜,專門為貴族服務,普通人根本進不去。即使后來對民眾開放,可能大家也覺得這是“貴族專用”,依然很少踏足。
為了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親近博物館,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向全世界宣告,將1977年5月18日定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后每年5月18日確定一個主題,吸引公眾前往博物館。中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自此以后每年均組織“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
儀器儀表在文物保護中大展“拳腳”
我們常說中華上下五千年,那遙遠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回頭展望時,又渺如云煙。
還好,我們有博物館。
國家領導人曾指出:“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文物是一個國家珍貴的寶藏和財富。保護文物,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同時也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但一直以來,文物的保護卻并不容易,不管是哪個國家,歷史上都曾出現過文物毀壞或遭竊等現象。隨著智慧博物館概念的提出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儀器運用到文物保護與修復中。
比如,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技術人員使用到了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發的高光譜掃描儀,通過掃描古字畫,文物修復專家就能發現字畫上肉眼看不見的信息,甚至還能分析出繪畫技法和當時用的顏料,為文物的修復提供了極大地便利。
在對館藏文物保護中,湖北省博物館使用了館藏環境質量監控系統,可對館藏文物實施全天候監控。通過借助100多個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可對存儲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度、紫外線等進行監測。
在戶外文物保護中,杭州六和塔上安裝了位移傳感器、應變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等150多個傳感器,可以完全掌握各結構病害的發展過程;廣州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安裝了64個傳感器,監測內容包括水文傳感器、環境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可以通過分析查出水閘遺址的病害根源等。
可以看出,儀器儀表在文物修復與保護方面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多。
從夏商周到元明清,從殷墟博物館到故宮博物院,博物館里記載著歷史,讓我們對千年前的時光觸手可及。
“十三五”期間,我國備案博物館由4692家增長至5788家。為了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國家更是設立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儀器儀表將在文物修復與保護中“大展拳腳”。